亞洲新聞網站7月6日報道,目前一種疫苗通過中國的測試和體系認證需要長達10年左右,這將嚴重影響創新及疫苗的實際效果。
文章稱,為推動產業發展,政府已花費數百萬美元提升基礎設施等硬件水平,盡管不斷有新的疫苗問世,但該行業測試及藥物審查專家等軟實力嚴重缺乏,軟硬件實力不相匹配。
世衛組織表示,中國目前的疫苗年銷售額約10億美元,有兩位數的增長潛力。文章認為中國的各種剛性法規導致藥品測試不斷延遲和復雜化,成為醫藥產品進入全球第三大藥物市場,即中國市場本身的障礙。鑒于此,醫藥公司將疫苗測試移向海外,以加快疫苗商業化的進程。
文章表示,但是中國的醫藥行業面臨一個形象問題,在能負擔起的情況下,中國消費者一般傾向于使用外國疫苗,外國疫苗是更高的質量和安全標準的代名詞。有醫藥公司認為,中國自身的藥品標準較發達國家落后20年。